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百姓民生 > "蛟龙"号眼中的深渊动物世界

"蛟龙"号眼中的深渊动物世界

推荐人: 来源: 女性咖 阅读: 7.68K 次

新华社“向阳红09”船5月31日电 题:“蛟龙”号眼中的深渊动物世界

"蛟龙"号眼中的深渊动物世界

新华社记者 刘诗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6月1日将进行今年马里亚纳海沟的最后一潜,设计潜深为6700米。

海沟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域,是极端环境下的深渊区。在无光的幽暗世界,极端高压、温度超低、地震频繁,在这样最富有挑战性的环境里,“蛟龙”号连日来深潜发现,深渊区竟然生活着众多的动物。这些动物如何承受巨大的海底压力?有哪些生存之道?

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存在

在搭载“蛟龙”号和中国大洋38航次科考队员的“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所在的水面下,就是马里亚纳海沟的万米深渊。如果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放进来,也还会沉在海平面以下2000余米。

在这个海沟的最深处,每平方厘米的压力超过一吨。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很难想象会有生命存在,但“蛟龙”号连日来下潜深渊区发现,生命不仅在极端的条件下生存着,而且还以优雅的方式存在着,比如5月30日进行的深潜中,在6600多米海底看到两条狮子鱼在漫游着。

在海沟深渊区,生活着大量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和肉眼能看到的一些大型生物和巨型底栖生物。在“蛟龙”号带回的生物样品和现场拍摄的视频中,有常见的海参、海星、海绵、海葵、鱼、虾等。

专家介绍,深渊区有高压、低温、无光照及相对封闭的生态特征,生存着大量特有物种,同时保存着一些“活化石”物种,是研究生命演化的天然实验室。同时,“蛟龙”号看到的一些常见动物,虽然在浅海和日常都能看到,但它们一旦生活在深渊区,与生活在浅海里的同类相比,看似相同,但长相、生理构造、生活习性等都大为不同。

“马沟”深渊区发现肉食海绵

海绵动物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后生动物,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从淡水到海水、从热带海域到两极区域、从浅海到深海海沟都有分布。“蛟龙”号今年马里亚纳海沟首潜和5月30日完成的第4潜,从4800多米和5600多米各带回了一个海绵样品。

从事海绵分类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龚琳博士说,大多数海绵不具有固定的形态,有些甚至连个体都分不清楚,而深海海绵常具有一定的形状,呈管状、杯状、球形等;浅海海绵颜色多样,呈红色、蓝色、绿色、紫色等,深海海绵多为白色。

龚琳介绍,海绵是深海生物较常见的类群之一,海沟海绵数量相对较少,较常见的是松骨海绵,常含有一个长长的柄,托住海绵类似蘑菇状的身体。今年马里亚纳海沟首潜带回的海绵样品,与去年在马里亚纳海沟深渊区发现的海绵一样,就属于松骨海绵。

“今年第4个潜次采集到的一个小型海绵样品,根据它的骨针形态,初步鉴定为肉食海绵。据我所知,这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的肉食海绵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也为马里亚纳海沟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龚琳说。

海参的深渊生存之道

日本海洋与地球科技研究社藤冈换太郎博士和杜卡尔·林赛博士撰文指出,8000米以下深海,拖网捕获到的动物超过98%是海参。“蛟龙”号今年在马里亚纳海沟已经进行的6000米以上潜次中,获取的样品和科学家在现场看到最多的动物也是海参。

“海参的适应性极强。动物在深渊极端环境下生存,需要适应高压、低温,以及黑暗等条件。”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海滨说,深海与浅海的海参不同,已经适应深渊压力的海参到浅海来生存不了,正如浅海海参无法在深渊环境下生存一样。

为研究生物对深渊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在今年马里亚纳海沟已进行的潜次中,张海滨在深渊区利用生物原位固定装置成功采集并固定了1只海参,比较完整地保存了生物原位RNA(核糖核酸)信息。

藤冈换太郎博士和杜卡尔·林赛博士说,在缺乏食物资源的深渊秘密世界里,有个凝胶状的身体,让动物无须为了生成坚实的身体而消耗太多的能量,海参水样的身体和环境完美地配合,是频繁适应的结果。

推荐阅读

  • 1世界华裔杰出青年走进南京"侨梦苑"
  • 2世界级"非遗"热贡艺术的指尖传承 - 通讯
  • 3世界上潜水最深的动物
  • 4蛟龙号最深能8000米吗,蛟龙号下潜深度多少(7020米/世界第二)
  • 5打捞顺利收官 - 韩国"世越"号上岸
  • 6世界遗产元上都遗址的"涨粉"记
  • 7深山"红烛"播撒"父爱" - 乡村教师胡益明
  • 8鞠躬致歉 - 文在寅接见"世越号"遇难者遗属
  • 9"科学"号在深海底采到 - 数千岁的珊瑚你见过吗
  • 10世界之最的动物:盘点动物圈的十大世界之最
  • 11用每一口改变世界 - "新挑食"主义来临
  • 12厦深铁路9月3日往深圳方向动 - 台风"玛娃"来袭
  • 13"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完成穹顶吊装
  • 14中国首本病毒性肝炎教育指 - "世界肝炎日"将至
  • 15世界首例机器人"操刀"的克隆猪在天津诞生
  • 16世界华裔杰出青年雁栖湖话"五通"
  • 17市民 - 云南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险成"盘中餐"
  • 18"好人之城"唱响"夕阳美" - 龙口
  • 19开幕式上感动世界的“半身少年” 2022世界杯的吉祥物是什么
  • 20关于蛟龙号资料 蛟龙号的介绍
  • 21守护城市"血脉" - 测漏工:深夜里的"聆听者"
  • 22响"春雷"播"交通安全"深入乡镇
  • 23"幽灵作用"相距千公里仍存在 - "墨子"号证明
  • 24用VR/AR让文物"活"起 - 文博会设"移动博物馆"
  • 25泸州老窖"百调杯"中国白酒鸡尾酒世界杯赛启